1.養花多久換一次盆
正常情況下我們盆栽花卉1年左右就要換盆1次,加入新土和新底肥。如果植株生病傷到根了,就要隨時換盆。
哪些情況我們要換盆?
花大盆小,根從盆底小孔伸出,此時要換盆。
土不缺水,但葉片發黃枯萎,有可能根受傷,病從根來,此時一定要脫盆,檢查根部情況。
土壤貧瘠或者有病菌、幼蟲、蟲卵,此時要洗根洗葉,脫盆換土。
換盆時間
換盆宜在3~4月或9~10月進行,此時多數花卉處在生長緩慢期或休眠期。
木本花卉及宿根花卉換盆可在3月間進行,春季開花植物可在開花后再翻盆。
如何換盆
先用小刀在盆壁四周撬松盆土,用一只手將花盆翻轉,再擊拍盆壁,使植株脫出,另一只手托住帶土的植株。
用剪刀剪去根系外面一部分宿土,剪去壞根、傷根和部分老根。
若發現蟲卵,土壤要清除。
花苗要栽在盆的中央,待四周填滿培養土時,輕輕地向上提1~2厘米,并搖動花盆,這樣可使根系得到舒展,土壤與根系密接。再用手指壓緊盆土。
盆土不宜填得太滿,一般留1~2厘米,便于澆水。
栽完后要立即澆透水,然后放在半陰處1~2周,不讓強烈太陽光直曬。
有的花卉在換盆的同時可進行分株。大型盆栽花卉即使是仍用原盆,也應至少2年換盆一次。
2.花盆多久換一次土
最好不要經常換土。因為那樣很容易導致植物的枯萎和死亡,只需要在一定得時間為花或植物松一下表面的泥土讓它用充足的養分吸收;如果你經常更換泥土,那植物剛發育好的根部又在被拔出來重新埋土,那很容易導致植物的枯萎。但是你可以給它們換盆就好了,它們可以越長越大。
盆栽系由中國傳統的園林藝術變化而來。至于對觀賞植物的栽培,起源于古代園林造景,以摹仿自然山水景色營造園林。夏有瑤參、商有鹿臺、周有靈臺。漢武帝在建章宮"筑太液池,疊在為蓬萊、方丈、瀛臺三山"。北魏中期,宣武皇帝元恪所建景明寺和瑤光寺,寺里"青林垂影,綠葉為文,青苔紫閣,浮道相通,雖外有四時,內無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遍布萑、蒲、菱、藕;紫甲黃鱗,出沒于繁藻;青鳧白雁,浮沉于綠水。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盆栽
3.多久給花換一次土好呢
一般不用經常換土的,土壤缺肥時可以另外施點有機肥(淘米水等) 像閣下說的應該是土質的問題,土壤結塊,土壤的粘性太大,導致根部經常處于缺氧狀態,根部無氧呼吸產生的有害物質(比如乙醇等)對根的組織破壞,即時經常澆水,也不能滿足植物對礦質元素和水分的需求,導致營養不良,可能會出現葉片變黃,甚至死亡。
解決辦法是:1.徹底換一次粘性低的土壤,不過換土會更加傷及根部,本來衰弱的長勢可能更加惡化,建議使用第二種方法;2.澆一次水,把沙質土壤和一些鋸末等木屑攪混進去,這樣使土壤透氣有又有充足的肥力,保證很快改善植物長勢的。
4.盆栽植物多長時間換土
一年生草花生長迅速,一般從苗期到開花期2-4次換盆。多次換盆可以促進植物的健壯性和延遲開花。
多年生花卉(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綠色櫻桃,蜘蛛植物等)每年更換一次即可。木本花卉一般2~3年更換一次即可。
多年生花卉和木本花卉更換時間通常在秋季生長停止或早春開始之前進行。常綠的花卉也可以在雨季換盆。因此,當空氣濕度較高時,葉面水分蒸發較少,換盆后效果較好。
如果溫室條件適當并且管理得當,換盆可以全年更換,但是在開花或花卉形成時不能改變,否則開花期會受到影響。
擴展資料
對于一兩年的草花,換盆,土團只能在地表上稍稍去除一點,一般不作任何處理,但注意在種植時不要讓土壤破裂。處理后,按照上述操作程序使用較大的盆栽植物。如果仍然使用原來的花盆,給它一個新的土壤,增加營養。如果盆栽不適合換盆,可以挖出盆體表面的舊土并用新土代替,也可以達到換盆的效果。
換盆后,必須澆灌水,使花卉和樹木的根部與土壤緊密相連。之后,根部不應過度澆水。更換盆后,大部分根部受傷,吸水率降低。特別是在修剪根部時,澆水過多。
在根部很容易腐爛,新根生長后,可逐漸增加水量。但是,換盆時也不可能使土壤干燥,否則盆更換后很容易死亡。更換盆后,為了減少葉面蒸發,將盆放置在陰涼處幾天,然后逐漸看到光線,然后將其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不保水肥,澆水施肥效果差,花草容易干枯、營養不良。
澆水干燥后產生內聚力,在根部高密度粘結,影響根部呼吸和生長,根部極易枯死、腐敗。
轉載請注明出處花卉信息網 » 養花多長時間換一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