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養花土壤如何消毒
土壤是病蟲害傳播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蟲害繁殖的主要場所。許多病菌、蟲卵和害蟲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其中還常存有雜草種子。因此,不論是苗床用土、盆花用土,還是露天圃地,種植前都應徹底消毒,家庭養花也不例外。家庭養花土壤消毒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日光消毒
將配制好的培養土放在清潔的混凝土地面上、木板上或鐵皮上,薄薄平攤,暴曬3~15天,即可殺死大量病菌孢子、菌絲和蟲卵、害蟲、線蟲。用此法消毒雖然不盡徹底,但最為方便。
蒸汽消毒
把營養土放入蒸籠或高壓鍋內蒸,加熱到60~100攝氏度,持續30~60分鐘(加熱時間不宜太長,以免殺死能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影響土壤肥效),可殺滅大部分細菌、真菌、線蟲和昆蟲,并使大部分雜草種子喪失活力。
水煮消毒
把培養土倒入鍋內,加水煮開30~60分鐘,然后濾干水分,晾干到適中濕度即可。
火燒消毒
保護地苗床或扦插、播種用的少量土壤,可放入鐵鍋或鐵板上加火燒灼,待土粒變干后再燒0.5~1小時,可將土中的病蟲徹底消滅干凈。
藥劑處理
家庭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藥劑,對土壤進行熏蒸處理,即把土壤過篩后,一層土壤噴灑化學藥劑,再加一層土壤,然后再噴灑一次藥劑,最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5~7天,然后敞開換氣3~5天即可使用。常用的藥劑有甲醛、代森鋅、多菌靈、硫磺粉等。
2.花盆里種花的土壤怎么消毒
家庭養花,土壤消毒可以減少植物感染病蟲害。最常用的方法是陽光暴曬,將土放在陽光下,暴曬2-3天,可以去除大部分的病菌和蟲卵。其次是藥物消毒,一般常用的藥物包括多菌靈、代森鋅、甲基托布津等。其它的方法還有蒸汽等,但我覺得不適用。
種花的程序,你是播種,我就按播種來講:
將曬過的土(菜園土最好),加一點細沙、泥炭土或雞糞土(花市上都有賣,沒有的話就不加也可以)混勻,噴過藥。將花盆低鋪一層陶粒(沒有的話用石子或碎瓦塊也可以),上面蓋一點布,防止泥沙漏出來。
將消過毒的土加入盆中,土比盆沿低1-2公分(防止澆水時水濺出來),攤平。
將鳳仙花種均勻撒如土中,撒一層薄土,澆好水,放到陽光曬不到的地方,保持濕潤。可以用保鮮膜將盆口封起來,保溫保濕。
當種子發芽時,將保鮮膜去掉,保持水分。當小苗長出除去子葉外兩匹葉子時,保留2株小苗,將多的苗用小刀帶土移到其它花盆,每盆3-4株,放在陰涼的地方,當恢復過來就可以移到光線強的地方。葉子長到6、7片時,選一株長得粗壯的留下,其它的苗可以不要。
每7天左右澆一點肥,每次澆肥要少,堅持少量多次。
長到10公分左右可以將頂掐掉,讓它分支,再長10公分,再掐,這樣株型就很好。
到要開花前,可以用噴壺給葉子噴點磷酸二氫鉀,濃度一定要低,不能超過千分之十,如果覺得不好掌握的話,可以多噴2兩次,每次很少一點。
就這樣就可以了,以后有什么問題,歡迎討論。
還有個小竅門,養花時盆土不要過滿,免得澆水時水和土濺出來,土上加點陶粒或小卵石,既美觀、又保濕。
3.怎么給養花用的土壤消毒
養花六要:土、肥、水、保、剪、繁 1.土壤 土壤是花木生長的基礎,其不僅是固定植物根系生長發育的支撐物,還要為植物生長提供必須的養分,水分與空氣。
(1)土質要求 肥沃、無害、疏松、透氣、保水、保肥。 (2)盆土材料 家庭養花的盆土材料,除了一般常用的泥土外,還用一些礦物材料與生物材料,因此盆土的含義不僅限于泥土,故這些植物賴依生存的材料,栽培上常統稱為基質或介質、常用的基質有:園土、山泥、塘泥、砂、蚯蚓糞、煤渣、蛭石,珍珠巖、陶粒、磚粒、礱糠、礱糠灰、木屑、木碳、草屑,樹皮、棉籽殼、花生殼、松針葉、苔蘚、椰糠、甘蔗渣等。
(3)土壤酸度 土壤的酸堿度影響花卉生長發育,多數花卉適宜pH值在6.0-7.0的微酸性土壤(土壤pH7為中性土)。山茶、杜鵑、蘭花、鳳梨類等花卉要求較酸的土壤環境。
通常要求pH值達到5一6左右。因此這些花卉栽培要選用腐殖質較多的山泥(蘭花泥)才能長好。
石竹、大理花、仙人掌類、人辣、石榴、葡萄、獼猴桃對土壤酸度適應的范圍較廣,可以在pH6一8的環境中生長。 對堿性重的土壤,可以加硫磺粉或硫酸亞鐵、硫酸鋁來調整,通常硫磺粉的施用量為土壤總量的0.1-0.2%。
對酸性過重的土壤可以用石灰粉調整,每平方米土地的施用量為35一70克。 (4)土壤改良 庭院種植花卉的土壤,必須清理土表40cm以內的各種建筑垃圾,種植喬木的樹穴位置,穴深60一80cm內應更換新土。
對土質粘重的綠化地,要加粗砂及含有纖維質多的有機物,以利排水和增加土層的透氣度與有機質的含量。 盆栽土壤的配制,要根據種植植物的要求,重視土質的透氣性、肥力與適宜的土壤酸度。
通常用肥沃的田園土(熱土)加礱糠灰按2一3: 1的配比制成栽培基質。但城市養花,限于條件,不易取得優質的培養土,則可收集、落葉、鋸木屑、花生殼、豆殼、蛋殼、甘蔗渣、家禽羽毛、魚骨、蝦殼等城市生活廢料,經切細打碎后。
加淘米水,置于舊缸、或塑料袋中,再經較長時間的發酵腐熟后,曬干、過篩、與部分生泥(道路、基建開挖出的土方),拌和配制成盆栽營養土。經過翻盆替換下來的宿土也可與生活廢料混合堆漚后,重復使用。
嚴格的盆栽土質需要進行消毒,家庭養花可用簡便的日光消毒法,即在夏季將土壤平攤在水泥板上,上覆塑料薄膜,在強光下暴曬3一4大,能殺死土中大量病茵孢子、菌絲和害蟲蟲卵、及線蟲。另外有條件也可用加熱消毒與藥劑消毒。
2.施肥 肥料是花卉生長需要的養分來源,直接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對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適時、適量施用所需的營養元素,才能使花卉生長枝葉繁茂,花繁似錦。
花卉生長需要的16種營養元素 碳、氫、氧(在空氣與水中獲得) 氮、磷、鉀、硫、鈣、鎂 鐵、硼、鋅、銅、錳、鉬、氯 (1)肥料種類 有機肥一一動植物殘體或排泄物經過加工發酵、腐熟后形成的肥料。有機肥所含花卉需要的營養元素完全,施入土壤后養分逐步分解,雖見效慢,但肥效長,還能改良土壤,有利根系發育與土壤有益菌類的活動。
常用的有機肥有:畜禽糞便、魚粉、骨粉、草木灰、各種餅肥與麻油渣等。 無機肥(化肥)一一用化學方法制造或天然礦物質加工制成的肥料。
具有養分含量高,見效快,使用方便,清潔衛生等優點,但營養成份單一,長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結。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銨、硝酸餒、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硝酸鉀等。
以及經過加工復配,含有氮、磷、鉀三元素的復合肥。 (2)家庭養花有機肥的配制 庭院堆肥一一利用庭院蔭蔽角落,控坑,將日常揀剩的蔬菜莖葉、豆殼、爪果皮、草藥渣、蛋殼、蝦蟹殼、家禽羽毛、魚鱗、魚內臟與雜草、落葉等堆積漚腐,為防止臭味外溢,可以用泥或塑料薄膜封蓋。
家庭瓶制一一利用可樂瓶、調合油瓶等小口廢塑瓶為容器,注入魚鱗、魚臟、鱔魚、蝦殼等動物下腳,經發酵、腐熟制成優質液態速效肥。也可利用壞黃豆浸泡漚制。
瓶制有機肥在制備時應注意:①魚類下腳的注入量為瓶容量的1/2一2/3左右。并加水到接近瓶口(需留一定空隙)。
①為減少肥料發酵時的臭味可同時投入一部分橘度,一般一只2.5升的調合油瓶,可放3一4只橘子皮。橘皮可撕塊或切細后放下。
可利用鮮橘皮,也可用風干的陳橘皮。 ③制配后,瓶蓋蓋緊后必須再倒退2一3牙,以留出氣空隙,否則易因瓶內發酵,氣體膨脹沖出瓶蓋,造成臭氣四溢的不堪后果。
④瓶制有機肥在夏季發酵需有4一5個月時間,一般經一年左右腐熟,其溶液加水稀釋即可澆花。 蠶豆殼的利用一一青蠶豆莢具有豐富的氮、磷、鉀營養元素,在城市容易收集,干凈、衛生。
制備時可將豆莢曝曬干燥,研碎貯藏備用,在制作盆栽培養土時,可摻入使用,也可在盆花翻盆,栽植時作基肥施用。 (3)合理施肥 ①基肥、追肥、葉面施肥 基肥一一主要是利用分解緩慢,肥效長的有機肥。
供花卉全年生長期應用。庭院養花,在冬季或早春,于主要栽植花木的四周開溝或開穴深埋,或在種植前土壤翻耕時同時施入。
盆栽花卉,用于培養土配制時摻入,或在種植前施于花盆底部。常用的基肥有動植物殘體漚制成的堆肥、禽畜干糞、腐熟的餅肥碎屑等。
城市可利用小磨麻油出油后。
4.新買的花土怎么殺蟲消毒
方法如下: 日光消毒法將配置好的培養土放在清潔的水泥地或木板上薄薄的攤開, 曝曬2~3 天。
如在夏季曝曬可以殺死大量病菌孢子、菌絲和害蟲卵以及線蟲。用此法消毒雖不徹底,但有較好效果。
2.加熱消毒法 加熱的方法較多,如蒸煮、高壓加熱和蒸氣加熱等。只要加熱至80~ 100C,持續30~60min (分),就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3.但加熱時間不宜持續太長, 否則會殺滅能夠分解肥料的有益微生物,因而妨礙花卉的正常生育。家庭養花沒有加熱設備的可將配置好的培養土放入鐵鍋里,放在火上炒約20min 也能收到消毒的效果。
4.藥劑消毒法 常用含甲醛40%的福爾馬林進行消毒,在每立方米培養土中均勻撒上福爾馬林400~500ml 加水50 倍的稀釋液,然后把土堆積,上蓋塑料薄膜,密閉48h 后去掉覆蓋物并把土攤開。5.待福爾馬林氣體完全揮發后便可使用。
消毒時要戴上口罩和手套,防止藥物吸入口內和接觸皮膚。拓展資料:位于黑龍江大興安嶺與長白山交匯處海拔高度897米面積2300平方公里。
此地區土是腐殖土黑土極為適合種植花卉,充足的養分來供給植物吸收,同時加強植物的光合作用。疏松通氣,保水保肥能力強,無病蟲害的土。
原名胡鐵嶺當地百姓經常到此處取土種花,因此得名花土嶺。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花土。
轉載請注明出處花卉信息網 » 家庭養花土壤消毒殺蟲